4月2日下午,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,一场以“遇见AI——Deepseek等AI工具的应用赋能教学教育能力提升”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在此举行。学院领导、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聆听西安邮电大学教师、民盟陕西省委农业委员会副主任、AIGC全国应用创新联合体副理事长赵宁的精彩讲座。本次报告会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,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、行政工作的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教师智能素养、教学创新能力及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。报告会由人事处处长、党政办主任姜超主持。
讲座开始,赵宁结合自身在AI技术应用领域的丰富经验,系统讲解了如何将Deepseek等前沿工具融入教学与管理场景。她通过大屏幕实时演示,向大家展示了“Deepseek+剪映”快速生成教学视频脚本与剪辑的技巧、“Deepseek+豆包”打造个性化智能课件的步骤,以及“Deepseek+Kimi”在PPT制作与课堂互动中的高效应用。随着屏幕上一个个复杂任务被AI工具轻松化解,现场不时传来惊叹声,许多教师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操作步骤,学生则埋头记录关键要点。
“用好AI的关键,在于精准的提示词设计。”赵宁通过对比“笼统提问”与“结构化指令”生成的教案案例,生动阐释了如何通过“角色设定+任务分解+输出要求”的三段式提问法,让AI工具产出更贴合需求的优质内容。
互动环节中,师生们积极提问,就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场景、技术难点、安全问题等与赵宁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。赵宁老师耐心解答了师生们的疑问,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。她鼓励师生们要勇于尝试、积极探索,将AI工具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学习中,充分发挥其优势,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贡献力量。
报告会结束后,广大师生纷纷表示,此次报告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,让他们对AI工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全面、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,他们将积极运用AI工具,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,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。学生代表们也表示,通过聆听报告,大家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,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关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,努力提高学习效率。
机电工程学院边文轩同学对“提示词设计”环节印象深刻:“原来提问质量直接决定AI的输出水平,这种思维训练对我们专业学习同样重要。”
“原来需要查阅大量文献的工作,如今秘塔就能快速梳理出了,而且能智能检查代码逻辑错误。这就像有个不知疲倦的导师随时指导,我们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。”宋燕兴奋地展示着与AI的对话记录。
此次专题报告会的成功举办,为学院师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,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学院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加强与行业专家、企业的合作交流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,不断提升教师的智能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,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文| 党政办
图| 李化斌